新疆和田的历史一览_历史文化_走进新疆_和田玉原石网-中国最专业的新疆和田玉交流平台。

2023-04-25 18:35:19

×

操作流程

预览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新疆 > 历史文化 > 新疆和田的历史一览

新疆和田的历史一览

2013-12-11 来源:网络 点击数:1840 网友评论 0

摘要:现在和田地区包括7县1市,包括和田市,现在的和田曾经在1913年民国时期设置了和阗县。曾经称各种各样的名称,比如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异译。一说源自于阗,于阗的地名系古代尉迟部落的名称。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偶尔得语)语-栅栏、牲畜圈,或“碉堡...
新疆和田的历史一览

   现在和田地区包括7县1市,包括和田市,现在的和田曾经在1913年民国时期设置了和阗县。曾经称各种各样的名称,比如豁旦、五端、忽炭,均系同名异译。一说源自于阗,于阗的地名系古代尉迟部落的名称。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偶尔得语)语-栅栏、牲畜圈,或“碉堡”之意。还有《大唐西域记》当中称瞿萨旦那,梵语中“地乳”之意。解放以后的1959年中国政府部门将和阗简化为和田。

  和田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汉代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两汉书、《魏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宋史》、《明史》当中皆称为于阗。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时属西域的都护府管辖。唐上元二年时(675年)置毗沙都督府,隶属安西都护府。置于阗镇,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当吐蕃要冲。在《新唐书》中称作为西山城。北宋被属于喀喇汗王朝,南宋属西辽。元代为察合台阿鲁忽的封地,曾设置斡端宣慰使元帅府。明朝复称为于阗。清乾隆时期的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设置了和阗办事大臣,辖额里齐、哈拉哈什、玉珑哈什、齐尔拉、克勒底雅、塔克等六城。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州治额里齐(伊里齐),隶喀什噶尔道。1913年改直隶州为和阗县。1920年置和阗道,和阗县属和阗道。1928年属和阗行政区,1943年属和阗督察专区。1950年属和阗专区。1959年和阗县改名和田县。1977年后属和田地区。1984年和田县析置和田市。
  2000年,和田市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拉斯奎镇、伊里其乡、肖尔瓦格乡、古江巴格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86127人,其中:奴尔巴格街道 19301人、古江巴格街道 23716人、古勒巴格街道 23803人、纳尔巴格街道 29125人、拉斯奎镇 23510人、肖尔巴格乡 30847人、伊里其乡 21313人、古江巴格乡 10922人、阿合恰管理区虚拟乡 3590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55.04平方千米,总人口184498人,辖4个街道、1个镇、3个乡,即奴尔巴格街道、古江巴格街道、古勒巴格街道、纳尔巴格街道、拉斯奎镇、肖尔巴格乡、伊里其乡、古江巴格乡。
  2006年7月11日,新疆和田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洛浦县吉亚乡、玉龙喀什镇与和田县吐沙拉乡正式划归和田市管辖。两乡一镇划归和田市管辖后,和田市管辖区域变为五乡、两镇、一个管理区、一个工业园区和四个街道办事处。和田市的行政区域面积由155.04平方千米扩大至465.84平方千米,总人口由19.25万人增加到27.19万人。
和田市团结广场
 
(本文由:和田玉原石网 www.htyuqi.com 编辑提供)
标签:和田的历史
分享到:
相关资讯
  • 上一篇:和田玉传说
  • 下一篇:新疆和田的万年玉石之路
  •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更多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玉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