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人民非常热爱储蓄。甚至可以说,储蓄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在欧美,他们对储蓄的看法与中国不同,在他们看来信用消费是最常见的。尤其是在美国,信用卡的快速发展和便利的消费模式使得他们使用信用卡的次数很多。
中国居民在选择银行存款时,不仅要考虑银行的规模,还要考虑各家的利率。不同的银行对存款的利率完全不同。现在,中国的储蓄总额每年都在增加,但存款利率却下降了。央行甚至降低了存款利率。这是否会阻碍储户存钱?其实有四个原因。
中国银行开始降低存款利率,其实已经快一年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央行下调了各大银行的利率。这次央行不仅下调了存款利率,还改变了利率的计算方式。而这个变化乘以基准利率和基点,意味着目前的中小商业银行没有更多的选择。
最明显的是,过去利率的计算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你存的钱越多,你得到的利息就越多,而且是指数级的快速增长。利率的降低对储户影响很大。现在中国的物价几乎每年都在上涨,但是储蓄的利息却在下降,这将进一步导致储蓄者数量的减少。那么央行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呢?是因为不希望储户数量增加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银行存款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利的。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储蓄,他们就不能贷款,这将极大地阻碍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银行资金多了,供大于求,银行每年支付给储户的利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是银行不愿意看到的。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行每年支付的利息超过4000亿元。这一次央行降息,多家银行的降息幅度超过了此前的历史最低水平。工行的存款利率今年下降了0.6%。部分地方银行虽然没有四大行明显的下浮幅度,但整体利率下降幅度在0.4%以上。
那么央行这次选择降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真的是储户不想存钱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随着近两年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疫情的影响,不难看出央行此次降息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目前,中国总储蓄已达240万亿元,居民储蓄率远超世界其他国家。长期的生活习惯使得我国人民对储蓄有着天然的热爱,为退休后的后顾之忧存钱已经成为我国的常态。那么,央行这次突然下调存款利率的原因是什么呢?不是不鼓励储户存钱,而是这四个原因。
第一点,央行之所以降低存款利息,是为了减少银行的损失。疫情的出现,让实体企业的发展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现在随着疫情逐渐被抑制,大量外贸订单随着复产蜂拥而至。这使得我们的工业制造工厂接到了大量的订单,需要一笔钱来维持生产压力。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息会降低,而大量贷款的增加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收支不平衡。其实银行的本质也是企业,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情况下自然要降息来维持发展。
第二点是央行降低利率来抵消贷款带来的损失。国内房地产价格高,投机者多,为了控制房地产,央行选择降息。
第三点,央行下调存款利率是为了刺激消费,促进中国经济周期的良性发展。存款的增加会给国内消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消费者不愿意花钱,会让实体企业发展停滞,经济自然无法复苏。因此,央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从而促进人们的消费,使经济正常发展。
第四点,为了降低实体企业的资金成本,央行选择降低存款利率。疫情之后,我们国家的实体企业发展非常缓慢。虽然疫情在国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有抑制的迹象,但对于一些实体经济来说,发展压力仍然很大。
降低利率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投资。同时,央行也不会贸然降息。也是因为国内实体企业发展恶化太多,央行无奈降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后,利息自然会提回来。
虽然降息已经开始,但国内储户的热情丝毫没有下降。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利息是额外收入,降息只是减少了他们的额外收入,并不影响他们储蓄的想法。尤其是疫情之下,存款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把钱存在银行。
与此同时,很多理财基金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一些互联网金融公募基金现在也是一跌再跌,这也让很多投资者觉得把钱存银行比较好。虽然目前降息幅度比较大,但至少为了稳定和安心,还是少赚点好,不要在理财上赔钱。